科研信息

10


2024.12

成都市中职思政课“追寻好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圆满落幕

2024年11月29日上午9:00至12:00,中职思想政治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寻好课堂”活动,在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成功举办。来自成都市中职思想政治课中心组成员及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成都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等全市中职思政课教师3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之道。

1733800659349000495.png

活动亮点纷呈,两堂精心准备的公开课成为全场焦点。首先,我校时秀容老师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为主题,巧妙地将“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经济治理融入课堂。从学生的平乐古镇研学活动引入,结合教材,紧扣时政,通过精彩的故事汇和丰富的事例集,教师生动地阐释、学生积极地参与,提高了学生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际视野。

1733800698778006223.png

紧接着,蒲江县职业中学杨佳鑫老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通过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与实践意义。课堂上,杨老师注重启发学生的自我反思,鼓励他们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公民素养的未来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1733800820673018648.png


公开课结束后,活动进入了教学研讨环节。在成都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钟新凤老师的主持下,时秀容老师与杨佳鑫老师分别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进行了分析。与会教师对两位老师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围绕“如何在思政课中有效融入时代元素,提升学生参与度”、“如何创新教学手段,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1733800862069045077.png

1733800889709049213.png


最后,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巍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授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赞许了与会老师们在研讨活动中的深入与务实,基于思政队伍现状提出如何建立有效机制培养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师,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

1733800918381012948.png

此次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平台,更为推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注入了新的活力。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与会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把此次研讨的成果带回各自的教学实践中,共同努力,为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良好公民素养的中职人才贡献力量。

10


2024.12

聚焦课堂促成长 互学共进思无穷——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第四届教学研讨活动月语文会场活动纪实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对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要求,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理念,于202411月至12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以“学---评”为路径,博采众长,搭建教学交流平台;究根溯源,深挖职教学科潜力;增质赋能,聚焦教学质量提升。

图片1.png

初冬暖阳,岁月沉香1129日下午我校语文如约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成都市教科院教研员陈莉老师应邀莅临,校长杨芳出席活动,全体语文组老师积极参与活动,此次活动由我校三位老师进行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课例展示。

图片2.png

1. 课例展示

授课教师:徐妍秘    授课内容: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课型:新授课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传统碎片化阅读教学的一次深刻反思,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有力推动。徐老师构思精巧,以“差序格局”“团体格局”两个学术概念为教学重难点,创设情境,结合实际生活现象,缩短学生和学术著作的距离。

1733805645392082812.png

将理论式文本转化成生活现象  易于理解

亮点一:整本书阅读教学应更加注重激发和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课例中“生日宴”的情境创设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领域,构建相应的阅读情境,使学生在具体场景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进一步强化其内在驱动力。

亮点二:活动驱动,回归文本,提取整合。通过互动交流激发他们更深入地阅读和理解文本,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亮点三:人文关怀渗透,正面价值观引导。在收束环节,通过短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人性光辉,借由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人文内涵,使他们在理解他人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融入教育价值导向,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思维品质。同时,这也是语文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1733805691053075066.png


授课教师:罗颖      授课内容:议论文主体段落升格训练       课型:讲评课

朱光潜曾说:“思想就是使用语言。”思维的表达需要语言来支撑。语言引起思维,句径牵引思维,语文与思想是同时发生、相互成就的统一体。

罗老师的教学立足学情,以解决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和抓手,基于学生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主题、成体系的语文议论文写作课程。

1733802699520013339.png

▲下水作文  直观呈现段落结构  学生有章可循


亮点一:本次课例向我们展示了“主体段落写作五步法”。建立体系化写作模型,循序渐进升阶,让学生有方法可以依循。

亮点二:评价方法多样化,既有学生作品共赏又有教师下水写作,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段落写作基本概念,明确文体意识。

亮点三:教学过程中注重讲练结合,既要有课堂上关于议论文知识点的学习,也需要课堂训练和课堂生成,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还是学生写的过程中的言语实践和体验。

书面写作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表达的是学生的真情实感,脱离学生、脱离生活实践的写作教学,是“失真”的,本堂课教学切口小,从“入题”,到“入心”,再到“入手”,目标明确有针对性,落笔写于纸上,教学方法可操作性强。

1733805818883030319.png


授课教师:郭馨蔓    授课内容: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之“炼字”     课型:复习课

复习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课型,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郭老师选取的古诗词鉴赏“炼字”这一复习环节,属于诗歌鉴赏中对作品局部的鉴赏,旨在引导学生在诗歌鉴赏中,形成语言建构并运用自如,从而提升和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


1733805866893057047.png

▲“捻须”一词提升学生感知高度

亮点一:诗画导入,消除学生对诗歌鉴赏的畏难情绪,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理解古诗“炼字”的意义。

亮点二:梳理真题,了解考题趋势、频次,了解考题设问方式。品味高考真题的答题策略,引入练习,引导学生寻找精炼传神的字,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规律,梳理答题要点。建立了这样的分析作答模板后,学生很容易形成“迁移”能力,从得到一类题的答案,学会分析其他相类似的题目的答案构成,收到触类旁通的复习效果。比如可以尝试让学生对“炼句”题作分析,找到答题的一般规律。

亮点三:重视思维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作答习惯,不丢掉一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课堂还给学生,梳理诗人在作诗时用字的规律,在字里行间发现美,加强学生运用字词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练习,设计可操作性强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分点作答的习惯,整节课由教师牵引,顺势点拨,让学生自己解疑探究解惑,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作答能力。

对学生来说,古诗词类的题是有难度的,是需要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为学生复习提供一个可以“推而广之”的分析模板,让他们感到“有章可循”,这样他们就不会在芜杂多变的对口高考复习题前畏惧或抱怨,所谓古诗词的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以实现。

1733805737437027817.png


2.交流点评

展示课后,陈莉老师针对不同课型进行点评指导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与要求本次活动聚焦语文教学难点,教师们需深入钻研并精准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将其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和导向。教学设计时确保一课一得,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从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活动最后,杨芳校长进行总结发言强调了教学设计的出发点落脚点(为什么要选择、设计某一主题单元),提出教师们需要注重的三个方面:一是明确所选课程的目标,二是怎样评价和印证,三是达到该目标的过程、活动的设计逻辑。换言之,将有效内容给到学生,才能帮助学生走向语文更深处。


图片9.png


3.总结提升

潜心教研勤探索,行稳致远共成长守教育初心,尽师者责任此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课堂展示不仅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更为我校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愿每一位参研的老师都能将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深耕细作,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让学生保持对语文的兴趣,发掘语文学习的乐趣所在。教研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27


2024.11

同课异构展风采,中高职融合促发展——四川省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课程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深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有效的实施路径,四川省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于20241118成功举办了课程建设教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聚焦烹饪专业和电子专业,别开生面地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为中高职教育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图片1.png

多元视角,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活动是本次研讨会的核心亮点。在烹饪专业的课堂上,来自中和职业中学的杨宗霖老师和友爱职中曾雪莲老师围绕《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别》一主题,以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为切入点,注重学生对食材处理和基本烹饪手法的掌握,通过生动的现场演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烹饪技艺的魅力。

图片2.png

中和职中杨宗霖老师

图片3.png

友爱职中曾雪莲老师


中和职业中学杨宗霖老师以同学们市场调研的结果和学生调研总结设置开场情景,引入调研过程中学生无法准确鉴别原料品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菜品质量和原料质量之间的关系引入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工作流程为主线,在课堂中模拟工作情景,设计生活中渗透式学习点,增强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绿色健康理念以及理实结合的能力;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合作探究、教师指导、评价考核,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最终实训立德树人的目标。

友爱职中曾雪莲老师通过角色扮演引入真实厨房环节,曾老师为厨师长,各组组长为各部门主管,组员为员工,每组设计不同菜品依据菜品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巧妙分析各种原料的特性和最佳产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适当引入厨房安全、食品安全等职业元素,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


电子专业的同课异构毫不逊色。一场围绕《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展开的同课异构活动精彩上演,为电学领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路。来自中和职业中学的余小雪老师和燎原职业技术学校的贺静老师针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这一关键电学内容,展现出了风格迥异却各有千秋的教学方案。

图片6.png


图片8.png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中和职业中学余小雪老师

图片9.png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燎原职业技术学校贺静老师


中和职业中学的余小雪老师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学生理解复杂物理定律的重要性。在讲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时,她首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运用生动形象的实例和清晰明了的图示,将抽象的定律具象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速理解。随后,余小雪老师趁热打铁,为学生准备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涵盖了不同类型的电路情况,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刚刚所学的定律进行分析和计算。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竞赛作答方式更是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将学生分组,以竞赛形式解题,这不仅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此外,余小雪老师还会认真总结做题思路步骤。在完成练习和竞赛后,细致梳理解题流程,从分析电路到确定节点、列出电流方程等,让学生们明确每一步的依据和目的,为他们独立解决更复杂的电路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掌握水平。


贺静老师在讲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时别出心裁。贺静老师运用嘉立创 EDA 创建仿真电路,生动且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在虚拟的电路环境中,电流的流向、节点的电流关系清晰呈现,让原本抽象的定律变得可视化,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理解深度。此外,贺静老师还会抽取学生讲解做题思路。这一举措不仅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当学生阐述思路时,老师认真倾听并适时引导和补充,在互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这种方式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努力将定律运用到解题过程中,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学习下,更好地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提升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

图片12.png


深入研讨,思维碰撞

 向涛主任做了题目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路径研究》的专题分享,他对电子专业和烹饪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建设路径及成果进行了专题分享。

图片13.png


在课后的研讨环节,教师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大家围绕中高职课程衔接、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拓展、上课的得与失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针对烹饪专业,教师们一致认为,在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中,既要保持中职阶段对传统技艺传承的重视,又要在高职阶段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思维,培养适应现代餐饮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对于电子专业,要加强中高职课程的连贯性,从基础技能培养逐步过渡到复杂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电子信息产业输送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图片15.png



展望未来,持续推进

本次研讨会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烹饪专业和电子专业的同课异构活动,为其他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学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各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深入探索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为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和协同发展而努力。


27


2024.11

名师熏陶,助力思政教师成长——思政组参与成都高新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推进会暨第三届“校长思想荟·名师风格”主题研讨活动

2024年11月15日上午以“关于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开创高质量育人新篇”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在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如期举行我校思政组教师积极参与学习。

1732694197802002542.png

成都市玉林中学赵仕花老师带来英语示范课《Time for a Change?》通过多媒体展示、全英文授课等多种方式,营造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视频赏析到生活场景下英语对话,全方位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技能。同时,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充分地展示了英语课堂与课程思政的完美融合

1732694241695092477.png


高二职教专业课则以实践为导向,我校杨娟老师以《走进餐巾花的心》为主题,在了解餐巾花的叠法和文化内涵的知识基础上,考虑餐巾花在不同宴会主题中的应用,最后分小组模拟不同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叠餐巾花的实际操作流程。这一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思政组教师深刻体会到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方面的重要性,为思政课程融入实践元素提供了新思路。

1732694290012065042.png

中和中学李俊灵老师的历史课,既有宏观历史脉络的梳理,又有微观历史细节的刻画。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到红军长征,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启发思政组教师在思政教育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民族精神。

1732694330550091124.png

课后,专家展开了精彩点评高度肯定授课教师深度扎根教材精准提炼课魂匠心打造有温度的课堂。同时,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同台展示的形式,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开创高质量育人新篇提供了新思路。

1732694375513079184.png


思政组教师在观摩和聆听点评的过程中,收获颇丰。此次活动为思政组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向指引。思政组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思政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