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信息

聚智共研 共赴盛“研
发布时间:2025-05-12    信息来源:语文组    作者:蒋赟瑶 蒲钰霏     浏览次数:40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乘着五月的暖风,凝着教研的热情,202559日,一场围绕“深化复习课教学模式改革,构建素养导向的备考体系”为主题的深度教研活动在四川省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展开。此次教学研讨活动通过“专家赋能-课例展示-共研探讨”的形式,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高考命题趋势的复习课范式,促进备考策略的科学化、系统化与个性化。来自成都市中职语文中心组、成都市陈莉名师工作室、成德眉资雅乐阿联盟体以及成都市各中职校的资深语文教师们怀揣着对教学的热爱与追求,汇聚一堂,共赴这夏日盛“研”。本次活动由中和职业中学语文组组长黄静秋老师主持,她诚挚致谢各校老师的参与,并隆重介绍了正高级教师周永孝老师,为活动的正式展开拉开序幕。

 

专家赋能 启迪思维

周永孝老师在《“双新”背景下阅读题教学“两结合”的策略》专题讲座中,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性地阐述了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讲座内容围绕“理例结合”“思维路径”“实施策略”“解题范式”四个维度展开。首先,通过“理例结合”,构建了“问题—讲评—问题”的举一反三的讲评课思维模式;接着,基于命题规律与学情诊断,科学地确定了解题规范的来源与内容;最终,聚焦于教学实践,以高考真题为范本,结合官方评分标准,深入解析了文本解读、信息整合等关键能力的培养策略。整个讲座通过递进式设计,既展现了“双新”背景下阅读教学的系统性思考,又提供了可迁移的操作范式,对提升教师命题研读能力和学生学习阅读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例展示 智慧碰撞

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语文组的付红彬老师以《天边草原芍药谷》为实例,示范了“高考句子‘标准化’解题思路”的高三语文阅读题复习课,设计了“考情导入-思路建构-真题解答的上课逻辑。首先,以近12年高考语文句子题考情分析为导入,思考出题规律,明确了“句子含意题”和“句子赏析题”为历年高考考查重点。接着,以“句子含意题”和“句子赏析题”为例,提出了“提问关键词-明确答题方向”的解题思路。最后,借助高考真题,让学生即时即练掌握答题方法。

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语文组的刘利老师以“作文分论点拟写及润色技巧”为课题开展了高三语文作文复习课,设计了“考情导入-基础练习-知识讲解-提升练习的上课思路。首先,明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带领学生回顾议论文写作结构范式。接着,以2021年高考作文真题为例让学生进行分论点拟写,并投屏学生作品为范例进行点评讲解,分析学生作品的优点,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分论点---”的拟写方法。然后,刘利老师主要给学生讲解了“加修饰词、巧用修辞、妙用诗句”的议论文分论点润色技巧。最后,刘利老师让学生对之前拟写的2021年高考作文分论点进行润色,并投屏学生作品进行展示点评。

 

共研探讨 ‌凝聚共识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行则空。付红彬老师和刘利老师分别进行了课后反思,分享了对教材的把握,对突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得与失等经验。参会的教师围绕作文教学模式化困境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陈莉老师就考场作文中文采呈现与逻辑构建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创新见解。成都市语文中心组组长陈旭光老师强调阅读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题目进行辩证性思考,从而切实提高其语文阅读审题能力。

 

携手并进 砥砺前行

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本次研讨通过两堂精彩的课例,展示了高三语文阅读复习课和作文复习课的可行思路和有效方法,为高三语文复习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本次研讨活动,与会教师们结合自身备课及教学经验,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想法,为主备教师拓展了设计思路及教学策略,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优化教学方案,萃聚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质量。教研之路,是一场灵魂的唤醒与诗意的修行,愿我们携手并进,共研共学,为高三学子的圆梦之旅铺设坚实基石。